发布日期:2025-04-15 09:11 点击次数:106
双桂场原名“遥遥坡”,清初集市迁至山下西河畔,取名“双圭”。
据历史记载,公元1740年至1791年间,镇上先后修建“禹王官”、“万寿宫”、“万天宫”,即今日的棉花会馆、江西会馆、田坝会馆。
1788年(乾隆五十年)修建双桂石拱桥,当时宗族势力斗争激烈,苟氏宗族最为强盛,因该家族祠堂前有两棵两人合围的桂花树,为了显示家族荣耀,遂将“双圭”改为“双桂”。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双桂场。是原南充县十八场之一。
民国二年(1913年)双桂辖29甲,民国三十一年改乡辖保甲,双桂辖29保,隶属蟠龙区。
1951年石楼从双桂划出,成立双桂乡,
1969年至1971年更名为坚强公社,1972年改双桂公社,
展开剩余67%1984年双桂公社改为双桂乡。
1992年将石楼合并到双桂更名为双桂镇
1997年5月,石楼乡析出。2019年10月,撤销太和乡和石楼乡,划归双桂镇管辖。
2000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2001年投资500余万元新建开发区,为了保护省级文物“田坝会馆”,投资150万元以及将双桂小学整体搬迁至园宝山。
田坝会馆又名“万天宫”,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是一组小巧玲珑的木石结构建筑群,因地处双桂镇场头田坝中而得名,“田坝会馆”总面积800平方米,由山门、戏楼、书楼、前后殿五个部分组成,2002年12月2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棉花会馆原名“禹王宫”,是双桂三大会馆中修建最早的会馆,距田坝会馆200米,现会馆内正殿、戏楼等大部分建筑已被拆除,只留下戏楼的厢房、龙头栏杆、二十步踏道及一堵风火墙。
江西会馆原名“万寿宫”,紧靠场镇东边的山崖下,正合了那句“江西会馆岩上爬”口头谚,会馆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留下的只有一幢正殿和房子两边具有江西民居风格的高出房檐的风火墙。但墙砖上仍留有清晰可见的“万寿宫”等字样。
双桂镇位于嘉陵区西北部,东南与西兴街道为邻,南连龙蟠镇,北接顺庆区。
南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水院,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先驱任乃强的故乡。
1969年秋,已经75岁高龄的任乃强先生只身回到故里后,还住进了附近一个叫“下路湾”的岩洞。后取名“夏乐湾”。
这里还有数百年历史的三大古街,以前老街中央有条小河,东端有魁星楼,西端有万年台。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年台与魁星楼才被拆除,已不复存在。
来源网络
发布于:四川省